根据工作需要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决定公开招聘聘用编工程师/F岗,具体事项如下:
一、招聘岗位及人数:
热控工程师,1人
机电工程师,1人
软件工程师,1人
二、岗位职责:
热控工程师
1、负责机器人的热控系统设计,包括热平衡分析、热传输模拟和热管理系统优化,适应空间极端环境(如真空、高低温辐射)。
2、进行热控组件选型、集成和测试,确保机器人在空间条件下稳定运行,避免热应力影响机械精度和电子元件寿命。
3、利用热模拟软件(如ANSYS、Thermal Desktop或COMSOL)进行热模型构建、仿真验证和迭代优化。
4、参与跨团队协作,评估热控方案对整体机器人性能的影响,并跟踪空间热控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,探索应用潜力。
5、编制热控相关技术文档、测试报告,并支持机器人原型机热控实验验证。
机电工程师
1、负责空间灵巧操作机器人的机电系统设计,包括机械结构、驱动系统、传感器集成和机电接口优化,确保高精度和可靠性。
2、进行机电组件选型、装配和测试,针对空间环境(如微重力、振动)优化设计,提高机器人的灵巧性和耐久性。
3、利用CAD/CAE工具(如SolidWorks、AutoCAD或ANSYS)进行机械建模、仿真和结构分析。
4、参与系统集成与调试,解决机电兼容性问题,并评估新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潜力。
5、编制机电设计文档、测试方案,并支持原型机地面和模拟空间环境测试。
软件工程师
1、设计、实现、测试和优化空间灵巧操作机器人的核心软件算法,包括定位导航、多传感器融合、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等,适应空间微重力环境。
2、进行软件系统集成,将算法模块嵌入机器人控制系统中,并针对实时性、鲁棒性和精度进行优化,确保在空间条件下稳定运行。
3、利用仿真工具(如Gazebo、Isaac Sim、V-REP/CoppeliaSim、Webots等)开发算法原型并验证空间操作场景。
4、跟踪机器人学、计算机视觉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,评估其在空间机器人产品中的应用可能性。
5、参与跨团队协作,编制软件文档和测试报告,支持机器人原型机的软件部署和调试。
三、任职条件:
热控工程师
1、热控工程、航空航天、机械工程、热物理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及以上学历,年龄40岁以下。
2、精通热传输原理、辐射热控和热管理技术,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经验。熟悉热模拟软件如ANSYS、COMSOL等。
3、具有空间或极端环境热控项目经验,了解真空热环境、热防护材料和主动/被动热控方法。
4、熟悉CAD/CAE工具,能进行热-结构耦合分析;具备团队协作能力。
5、有航天机器人、卫星热控或类似实际落地项目经验优先。
机电工程师
1、机械工程、机电一体化、自动化、航空航天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及以上学历,年龄40岁以下。
2、精通机械设计原理、机电集成和控制系统,具备良好的工程绘图和仿真技能。熟悉CAD软件如SolidWorks、ANSYS等。
3、具有机器人机电系统开发经验,了解运动学、动力学和传感器融合;熟悉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。
4、具备实际硬件调试能力,了解嵌入式系统和机电接口标准。
5、有空间机器人、机械臂或航天机电项目实际落地经验优先。
软件工程师
1、计算机科学、机器人学、自动化、电子工程、应用数学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及以上学历,年龄40岁以下。
2、精通C++和Python,具备良好的软件工程实践和代码规范意识,熟悉Linux开发环境和ROS/ROS2系统。
3、具备扎实的机器人运动学、动力学、状态估计等理论基础,在SLAM、运动规划、运动控制、导航等方向中有一个或多个实际项目经验。
4、熟悉常用机器人仿真工具,如Gazebo、Isaac Sim、Webots等;了解空间环境下的软件适应性(如辐射影响)。
5、有实际空间机器人、机械臂、无人机或类似航天项目落地经验优先。
四、工资待遇:
1、 一经聘用,按照《劳动合同法》及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聘用编教职工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签订劳动合同、缴纳社会保险;
2、 具体待遇面议,按照聘用编职工相关标准执行。
五、招聘程序:
1、 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将个人详细简历(PDF)、学历、学位、从业经历及无犯罪记录的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:zj00142@buaa.edu.cn ,简历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主要个人信息、学习工作经历、期望待遇、个人近照等,发送邮件和附件均以“岗位名称+姓名”命名,报名截止时间为2026年2月6日;
2、 简历遴选,原则上2026年2月13日前未收到面试通知的人员即为简历遴选未通过,遴选结果不再另行通知;
3、 面试,具体时间及方式另行通知。
六、工作地点: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(沙河校区,自行通勤)